面对突发疫情,江苏省法律援助机构立足职能定位,多措并举助力疫情防控攻坚战。
一是严格落实接待场所防控措施。定时对接待场所和公用物品进行消毒,保持场所良好通风。提供现场接待服务的,加强接待人员防护,同时,建立应急处理预案,安排专人值守,配备体温检测仪等防护设备。
二是加强线上服务宣传。通过门户网站、两微一端、短信、公告栏等发布法律援助申请指引,公告线上申请操作步骤和联系方式。对如何进行法律咨询、申请法律援助,包括在网上上传身份证照、证据材料等提供“路线指引”,积极引导群众通过12348 江苏法律服务网站集群、微信公众号等提交申请、收转材料、预约服务等,尽量减少到接待场所办理。完善“互联网”法律援助中心功能,组织对移动端和电脑端的网上申请渠道进行调试、检测,加强法律援助网上申请平台与法律援助管理系统的有效衔接,构建以法律援助信息管理系统为依托,以电话、网站、微信、手机APP等多种接入渠道为载体的法律援助服务网,全天候、多渠道响应群众法律需求。
三是及时调整服务接待模式。提供场所接待服务的,加强安全防护,在来访人员较多时及时进行疏导,咨询谈话逐一进行,引导办事群众即办即走,减少窗口等待、逗留时间;接待场所关闭的,及时提供线上服务、预约服务,在保证机构安全、人员安全基础上,确保服务供给不断、标准不降。苏州市建立涉疫情索要劳动报酬等维权案件“绿色通道”,即时受理、即时审核、即时指派。南通市增加法律援助咨询电话坐席数9个。连云港市会同检察院探索运用学习强国APP中的视频通话功能办理认罪认罚刑事案件,解决疫情防控时期的会见问题。泰州市成立由8名党员律师组成的法律援助先锋队,负责疫情防控期间市法律援助中心场所值班工作。常州市通过线上顾问等形式,了解民营企业特别是受疫情影响较大的外贸企业法律服务需求,组织法律援助名优律师团编写8期疫情期间法律风险提示,通过商会、企业家微信群等平台发布。吴江区法律援助值班律师坚守工作岗位,开展“无接触式见证”,利用检察院远程视频会见室,与远在看守所监区内的在押犯罪嫌疑人进行高清画面、双向视频语音的远程对话,开展认罪认罚见证工作,保证工作开展,保障双方安全。
四是妥善安排案件办理工作。根据办案机关关于疫情防控期间会见、起诉以及案件审理等方面的提示、指引,告知并引导案件当事人和承办人积极予以配合,对案件延期情况,及时向当事人做好相关解释工作。盐城、徐州等地积极跟进了解法律援助案件办理情况,加强与办案机关的沟通,支持法律援助人员及案件当事人根据法律规定申请案件延期办理。
五是积极参与疫情防控工作。根据疫情防控工作需要,主动参与摸底排查、宣传发动、居家留观人员管控服务、所在小区卡点检查检测等工作。南京、淮安等地法律援助机构参加当地组织的村居社区疫情群防群控走访活动,积极开展抗击疫情宣传和群众法律援助服务需求收集。盐城等地收集整理防疫领域法律法规,将近期疫情防控热点法律问题整理成册,供值班人员翻阅参考,及时向咨询群众提供解答和宣传。常熟市向法律援助律师团发起了“一案捐”的倡议,得到积极响应,37位律师各向疫区捐赠了承办一件法律援助案件的补贴,共计捐款近6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