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抗击新冠肺炎的关键时期,上海市普陀区法律援助中心全体工作人员团结一致、众志成城,以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在做好疫情防控和应急处置的同时,积极履职,平稳有序开展疫情防控期间法律援助工作。
疫情防控篇
作为一个为群众提供面对面法律服务的窗口单位,在疫情防控期间,普陀区法律援助中心是这样保障来访群众安全的:
首先,每天早、中、晚三次对接待大厅进行全方位、全流程的清洁消毒,规范操作、措施到位、不留死角、不留隐患。
另外,在进出口设置登记台,放置“随申码”宣传版面,安排专职人员引导来访群众出示“随申码”,显示为绿色方可进入大厅办事,并做好体温检测和个人信息登记工作。
同时,对中心工作人员及骨干律师春节期间离沪及返沪情况进行全面排摸,并做好每日健康情况排查、统计和报告,确保和群众直接接触的工作人员身体健康。
最后,通过法律援助中心网站、微信公众号、现场公告等途径对外告知需要法律咨询的群众可通过“12348”热线电话及“12348”上海法网、普陀区法律援助中心信息化服务平台进行法律咨询,需要申请法律援助的群众可通过电话或网上平台进行预约。
预约受理篇
根据上海市统一要求,普陀区法律援助中心开辟了法律援助服务预约通道,并安排工作人员潘志杰接听法律援助受理预约专线,通过专线一次告知申请人需准备的材料和注意事项,尽量减少申请人的外出次数和风险,更好地群众提供疫情期间法律服务。
叮铃铃……普陀区法律援助中心的预约电话响起,潘志杰拿起电话:“这里是普陀区法律援助中心预约热线,请问有什么可以帮您的?”
“您好,我爸妈被拘留了,现在家里就我一人,没钱请律师,想申请法律援助,能帮帮我们吗?”电话里一位女孩焦急地询问道。
潘志杰仔细询问案件情况和申请人家庭经济状况后告知,犯罪嫌疑人在被侦查机关第一次讯问后或者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因经济困难没有聘请律师的,可以申请法律援助。并且告知其申请法律援助需要提交的材料内容。
经过了解得知,申请人春节期间未离开过上海,身体情况良好,潘志杰便为申请人预约了法律援助申请受理审批时间,并提醒申请人佩戴好口罩出门办事,到时配合工作人员做好健康状况检查。
2月19日上午,潘志杰在法律援助中心现场接待了这位法律援助申请人,由于之前电话沟通一次告知,申请人材料齐全,很快就办妥了法律援助受理审批手续。
自法律援助案件受理实行预约制以来,普陀区法律援助中心共接答法律援助咨询及预约电话65个,现场受理预约案件5件,为困难群体提供了及时有效的法律援助服务。
热线咨询篇
普陀区法律援助中心主任胡劲松高度重视疫情期间法律援助咨询服务工作,要求配齐配强“12348”接答值班律师力量,同时组织骨干律师认真学习上海市司法局下发的《有关“新冠疫情”防控期间与公共法律服务有关的法律法规及相关规范性法律文件汇编》等文件,安排专人每天联络指导、督查律师热线接答情况,确保疫情期间法律服务不打折。
2月10日,中心骨干律师郭亮值班时接到宝山区一居民来电:“我把房子委托给蛋壳公寓出租,现在由于武汉疫情,蛋壳公寓打电话给每个房东要求出一份力,让我们“空捐一个月”(免租金一个月),每个蛋壳公寓的房东都要这么操作!我房子里租住的房客不是武汉的,正常住着,也在正常上班的,我为什么一定要免租金一个月,现在国家延后上班10天,要我捐个10天倒也算了,我现在不想同意蛋壳公寓的要求,我有权拒绝吗?”
值班律师答复:“目前相应政策里明确了中小企业承租本市国有企业的经营性房产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先免收2月、3月两个月租金。但并没有明确要求对外出租的个人私有房产免收租金。蛋壳公寓要求房东空捐一个月,房东有权拒绝接受。但如果蛋壳公寓提出与房东协商,房东同意的情况下是可以的。”
另一位家住奉贤区某商贸城的马先生则遇到了一出门就无法回家的大难题:“我一直租住在商贸城内,有正规租赁合同,而且近期没有离开过上海,身体状况良好。但是疫情发生以来,商贸城限制租客及居民进出,一旦出去,就不让进。前些天我出去买菜,就不让我进去,后来报警后才让我回自己住处。之后仍然不让我出去,说是领导口头规定,没有书面文件。过几天我要上班,出不去怎么办?”
值班律师答复:“根据目前国家法律法规与地方相应政策及疫情防控工作要求,来自或途径湖北等重点地区的来沪、返沪人员,应按照相关规定,自抵沪之日起,严格落实居家隔离或集中隔离观察14天的要求,自觉向社区报告并接受管理,无异常情况的,到期后正常上班。而马先生显然不属于需要被隔离的对象,不应被限制出入,遇到被限制出入的情况仍可通过报警处理。在无相应法律法规依据或者国家及地方实时政策出台之前,任何单位或个人不能想当然的创设“规定”来迫使相对人服从并履行,这种做法显然是不合法的。”
2月3日到2月24日,普陀区法律援助中心值班律师共接答法律咨询电话605个,其中涉疫法律咨询电话98个,法律援助律师的专业解答为市民在特殊时期遇到的法律难题送上了对症良方。
志愿服务篇
在履行好法律援助工作职责的同时,普陀区法律援助中心的工作人员在工作之余勇担责任,积极投身社区基层,为社区疫情防控贡献力量。
告示张贴、居民口罩预约登记、外地返沪人员信息登记、上门走访摸排、进小区人员体温检测,在长寿地区澳门路、地方天圆、中原两湾城居委以及甘泉地区志丹、新沪居委,都能看见普陀法援志愿者们忙碌的身影。
无论风雨多大,在小区门口值守期间,只要看到有车辆过来,中心主任胡劲松就会主动上前,耐心引导,一遍遍重复着:“您好,请靠边停车,配合测量体温、登记信息,谢谢!”
短短几天,胡劲松就锻炼出快速测体温登记信息的能力,他说:“老百姓能理解配合我们的工作,我们也不能耽误小区人员出入的工夫,手脚必须要快。”
每天在小区门口登记人员信息、测量体温,进楼组走访摸排、发放告示,如此近距离接触大量外地返沪人员,家人不免有些担忧,胡劲松却这样宽慰道:“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刻,我们党员干部就得冲上去。只要戴好口罩、做好防护,没事的。”
疫情无情人有情,在这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普陀法援人用尽心职守、无私坚守,牢牢筑起病毒“防火墙”。通过大家的不懈付出,我们一定能够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