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基层立法联系点堪称民意直通车,可以有效打通民意征集的最后一公里。襄阳市人大常委会因地制宜,在地方立法有效实践的基础上,扩展基层立法联系点网络,有效畅通了立法机关与人民群众的联系渠道。
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襄阳是楚、汉、三国的重要文化发源地,建城历史超过2000年。2015年7月,湖北襄阳市人大常委会被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确定为全国首批基层立法联系点之一,为这座古老的城市又增添了一张崭新的名片。
四年多过去了,襄阳市基层立法联系点工作进展怎样?群众是如何参与基层立法的?近期,记者深入襄阳市,解锁基层立法联系点的创新实践。
我们能直接向全国人大反映意见了
樊城区高庄社区辖区内的蓝光双创产业孵化园汇聚了125家创新型中小企业,是助推襄阳经济腾飞的重要催化剂。然而,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难以得到有效解决,成为了许多创业者的心病。
2016年,事情迎来了转机。一场关于中小企业促进法(修订草案)的座谈会花落高庄社区。谈起这场座谈会,襄阳市人大代表、高庄社区党委书记王遵义打开了话匣子:以前,大家哪敢想能在家门口参与立法呀!高庄社区汇聚了多家中小企业,非常具有代表性,所以让我们来承办这场座谈会。这不,座谈会邀请到了包括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专业律师、企业代表和居民等在内的各行各业的人士,提出了很多破解融资难、融资贵的立法建议。有了这个渠道,大伙儿心里别提多高兴我们也能直接向全国人大反映意见了。
襄阳市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杨军表示:立法过程要充分吸纳民意,给予群众充分的话语权。设立基层立法联系点就在于倾听百姓的心声,收集人民群众原汁原味的意见。这也是我国全过程民主的生动实践。
立法工作看起来离老百姓生活很远,其实它离我们很近。每个人的日常生活都离不开法律,我们提的意见其实很多都来自于身边。王遵义讲述了所在社区发生的一件事,居民王丽早年从外地嫁入高庄,丈夫外出打工杳无音讯。之后,王丽的公婆相继去世。瓢把子哥(大伯哥)为争夺家产,将王丽母女赶出家门。社区安排律师为其提供法律援助,使瓢把子哥归还了家产,最终维护了王丽母女的合法权益。在前不久,对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时,王遵义联想到这件事的处理方法,对修订草案第十九条提出建议,即关于未成年人的部分权益,比如未成年人继承权、受赠与权并不适用于向公安机关报告。一旦未成年人权益受到侵害,应及时找相关部门申诉,维护其合法权益。
为了广泛听取基层群众对立法工作的意见建议,不断提高立法质量,襄阳市人大常委会制定《襄阳市人大常委会基层立法联系点工作规定》,明确基层立法联系点要反映基层组织、群众提出的立法建议和要求。截至目前,襄阳市人大常委会已承办民法总则草案等55部法律草案的意见征集工作,共征求各类意见、建议958条,整理上报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721条。
小网格大乾坤,走出来的立法意见
与许多古城一样,襄阳拥有一道坚固的城墙。千百年来,它注视着南来北往的过客,拱卫着城市的安全,堪称襄阳历史文化的见证。生活在襄阳城墙根下的贺大爷与许多土生土长的襄阳人一样,对城墙有着深厚的感情。近年来,他发现总有人用钉子把广告牌钉在城墙上,将古老的墙砖弄得伤痕累累。这可咋搞?贺大爷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贺大爷,最近有什么事情能帮您吗?一位社区网格员敲响了贺大爷的家门。贺大爷将情况反映给网格员,网格员把相关信息记录在案,并反馈至襄阳市人大常委会。
网格员为什么会成为基层立法联系点的毛细血管?事实上,被确定为全国人大基层立法联系点以来,襄阳市人大常委会一直在思索如何将科学立法、民主立法这棵参天大树扎根到襄阳的大街小巷,尽最大可能畅通群众的发声渠道。为此,襄阳市人大常委会在全市范围内遴选确定了枣阳市人大常委会、襄城区古城街道办事处等9个基层立法联系点,这些联系点的联系点涵盖企事业单位、民间组织、基层执法单位等,并在各基层立法联系点招募立法信息联络员,拓展了基层立法联系网络。
在民主路社区内,我们将200300户划为一个网格,设立一名专职网格员。他们一日三巡,除了负责社情民意上传下达的工作,在与百姓拉家常的过程中,还可以收集到有关人大立法的意见和建议。陈海燕既是襄城区古城街道办事处民主路社区的书记,也是该社区的立法信息联络员。社区网格员们收集到的立法意见首先都会在她这里汇总,再依次整理上报至古城街道办事处、襄阳市人大常委会和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
陈海燕指出,网格员每天都深入基层最前线,最了解所在社区的实际情况和百姓的切实需要。他们把立法意见征集融进定期的拉家常中,不仅拉近了立法与老百姓之间的距离,也更有利于群众畅所欲言。
作为襄阳市基层立法联系点之一,宜城市小河镇也采用了网格员的工作模式。据了解,小河镇下辖32个村、农场或社区,每个村划为一个网格,选派一名年轻的网格员,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基层立法联系点群众组织网络,扩大了立法意见收集范围,为民主立法提供了坚实保障。
基层立法联系点的网络延伸过程也是民意征集面扩大的过程,这是十分必要的。杨军表示,每一部法律法规的制定都关系着人民群众的切实利益。社区、村是最基层的社会组织,与百姓的联系最为紧密,要让基层立法联系点的触角真正延伸到百姓身边。
2016年,《襄阳古城墙保护条例》获得湖北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批准。其中规定,城墙及保护范围内禁止擅自在墙体上打桩、挂线、凿孔、砌浆。年逾花甲的贺大爷捧着网格员送来的宣传册,看着自己提出的意见被纳入《襄阳古城墙保护条例》,乐呵呵地说:看来咱们老百姓的话还是有用的,多亏了基层立法联系点。
切小口、挖深井,基层立法破解农村生活垃圾围城
以前的环境差得很!你家倒点鸡粪,我家扔点菜叶。你不晓得,原来可以说垃圾成灾,几十年了,土地就这么荒着。谈起以前的灰色记忆,南漳县九集镇八泉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周万军记忆犹新。
相对于城市垃圾,农村生活垃圾造成的污染面积可能更广,管理难度更大。襄阳作为农业大市,每年产生农村生活垃圾约40万吨。改善农村生活环境,破解农村生活垃圾围城,成为当地许多百姓的愿望。
立法要问民需、解民忧、听民意,襄阳市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条例由此被列入襄阳市人大2017年度立法计划项目。襄阳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副主任杨芳介绍,在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条例立法过程中,基层立法联系点调研组始终坚持农村一线视角,跑遍全市9个县(市)区,深入19个镇、32个村,把听证会开到县里,把座谈会开到村里,广泛听取村组、农户、环卫企业、基层单位、社会组织的意见建议,从而对突出问题、地域差异、实践样板和成效对比有了全面翔实的了解。
2017年,接地气、察民情、聚民智的《襄阳市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条例》经湖北省人大常委会批准后施行,为解决农村生活垃圾问题提供了法制保障。
如今的八泉村山清水秀,果木成行。条例非常契合襄阳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的实际,很接地气。现在不管什么时候进来,我们八泉村都是干干净净的。村民们已经形成了垃圾治理常态意识,各户自觉维护小花园、小果园、小菜园,咱们的生活环境得到了很大改善。周万军如是说。
20172019年,在广泛征集基层立法联系点意见的基础上,垃圾治理三部曲《襄阳市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条例》《襄阳市城市生活垃圾治理条例》《襄阳市城市建筑垃圾治理条例》陆续出台。今年7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就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襄阳市总结本地立法及治理经验,在固体废物处置、污染环境防治等方面共收集各类意见和建议37条,并上报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为国家立法发出襄阳声音、作出襄阳贡献。
问题导向是新时代人大立法工作的最强音。襄阳市人大常委会秉承以服务地方发展为重点,坚持切小口、挖深井,结合襄阳本地实际情况,聚焦保护襄阳地方特色资源、历史文化文物、生态环境等百姓切实关心的民生热点,先后为一条河(汉江)、一道墙(襄阳城墙)、一件事(垃圾治理)、一种行为(文明行为)、一座城(襄阳古城)制定了地方性法规。
成为联络员四年多来,陈海燕深刻感受到了基层立法联系点为百姓带来的积极影响:通过基层立法联系点,老百姓把最真实、最需要的意见呈报上去。借助基层立法联系点,我们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百姓宣传法律法规,让他们真正认识到立法带来的正能量,增强主人翁意识,更积极地为立法发声。她相信,科学立法、民主立法的根会越扎越深,为襄阳这座千年古城带来更蓬勃的生机。(徐航)